村网通总站 马太湖村 158532.nync.com 欢迎您!
马本斋像。
马母白文冠像。
-阅读提示
马本斋,1902年生于献县东辛庄(今献县本斋回族乡本斋村),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在抗日战争期间,马本斋领导的以回汉青年为主力的回民支队,共进行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更被毛泽东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在位于沧州市以西的献县本斋村,有一座带有穆斯林风格的白色建筑——马本斋纪念馆。入口处的穹窿、墙面上的伊斯兰窗,无不告诉人们,这里纪念的,是一位回族将领。
5月28日,记者来到马本斋纪念馆。一座座雕像,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一幅幅绘画,生动再现了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和他领导的回民支队的壮举,把人们重新带到那段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岁月。
上下求索
骑着马,高举大刀,英姿飒爽的马本斋塑像,矗立在马本斋纪念馆广场中央。“战前动员的时候,他经常是这种英姿。”马本斋纪念馆馆长哈光杰自豪地介绍。
横刀立马,尽显英雄气概。马本斋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爱国”二字贯穿始终。
他是一个贫民子弟,11岁时进入私塾读书,但仅仅两年,便因家境贫困辍学。此后不得不奔波于外,放马、打工、当学徒。
“如果按此生活轨迹进行,马本斋或许会成为像他父亲一样勤劳善良的农民。但是内忧外患的中国、动荡的时局都使得这个年轻人开始不那么安分。”哈光杰说。
1921年,马本斋与一位有着新思想的爱国警察,为了寻求新的生活奔向东北,一起参加了张作霖的奉军。在连年的军阀混战中,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战功,被破格提拔为团长。之后,蒋介石整编东北军,马本斋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一军第21师第四团团长。其间,马本斋在东北讲武堂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知识。
而1929年至1930年这一阶段,对于马本斋至为重要。他与部队中的共产党员接触,对共产主义有了认识。在共产党员身上,他看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像是在迷惘中找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但因后来部队中的共产党员被清洗,马本斋与共产党的联系就此中断。
在别人眼中,马本斋年纪轻轻就当了团长,前途大好。1932年,日本鬼子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地区,国民党不但不抵抗,蒋介石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于是,马本斋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解甲归田。
“既然找不到救国救民的大道,不如回家,自己组织队伍抗日。”临行前,他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道出了浩茫心事:
风云多变山河愁,雁叫霜天又一秋;
空有满腹男儿志,不尽苍浪付东流。
沧州是有名的武术之乡。马本斋回到故乡以后,以练武术为名,把全村100多名回族青年组织起来,讲抗日的道理,并进行军事训练。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大举进犯,平津相继陷落。为确保天津—衡水这条水上交通命脉,日军不断侵袭沿河村庄,多次闯入马本斋的家乡东辛庄杀人放火。
“咱们堂堂的中华民族凭什么让小鬼子欺侮!乡亲们,要活下去,就得抱起团儿来跟日本鬼子干!愿意跟我马本斋拉队伍的,快报名登记。”日寇的暴行激起了马本斋满腔怒火,他站在清真寺的高台上大声疾呼。平时经过训练的100多名回族青年站在了他的旗下。他们拿着土枪土炮、大刀长矛,与日寇展开殊死的搏杀。
纪念馆内,一幅“回民抗日义勇队训练”的照片,再现了队伍刚刚成立时的情形。这就是马本斋率领的抗日民族武装的雏形。之后,马本斋主动率部参加了八路军。193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兼回民支队司令。
马本斋作战神出鬼没,机动灵活。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边区,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百战百胜
在纪念馆内,有一幅特殊的照片,拍摄的内容是位于深泽县城的回民支队烈士纪念碑。“你能想到,这个纪念碑最初是由日本人立的吗?”陪同记者采访的赵文岭一句话,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赵文岭,献县农民摄影家,是马本斋的“铁杆粉丝”,从1990年起就开始研究马本斋和他领导的回民支队的事迹。25年来,他分别深入到马本斋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拍摄遗址真景,寻访当年的见证者以及马将军的遗物。马本斋纪念馆内的不少照片、实物都出自他手。他对每幅照片、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也都了然于心,是马本斋纪念馆名副其实的“编外馆员”。
据赵文岭介绍,作为冀中军区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不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赢得一场场战斗的胜利,甚至还赢得了敌人的尊重。1940年11月初,回民支队同日军在石家庄深泽县展开激烈战斗,日军后来派兵增援,用飞机进行扫射。回民支队血战四昼夜,两度攻入城内,使敌人弹尽粮绝。当回民支队完成任务并撤出阵地后,日军把回民支队阵亡战士的尸体埋于东门外,竖了一块木板,上书:“回民支队战死者之墓”,以表达对回民支队英勇战斗精神的敬畏。后来,在此基础上,经过我方重修,才有了现在的墓碑。
马本斋究竟用什么样的战术,竟然打得敌人又怕又敬?一幅幅经典战役图片背后的故事,给出了答案。
1940年5月,康庄“引蛇出洞、围点打援”战斗,是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最经典的一次战斗。
康庄位于石(石家庄)德(山东德州)铁路沿线以南,是当时的衡水县城和日军安家村据点之间的必经之地。在这次战斗中,马本斋利用康庄公路高、战壕深的地理优势,采取“引蛇出洞、围点打援”的战术。1940年5月30日凌晨,马本斋命令部队开始对安家村据点佯攻,据点里面的日伪军以为是我们的主力部队,赶紧向衡水的主力部队求援。在衡水的敌人知道情况危急,紧急集合主力部队前去增援。当日方部队进入康庄西侧,公路最高、战壕最深的那一段时,回民支队指挥员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暴露在公路上的敌人没有掩体,只好往战壕里跳。但跳到战壕里的敌人失去了作战能力,很快就被回民支队歼灭了。
“不到40分钟,一次性歼灭敌人200多人,我方无一伤亡。这创造了当时八路军在平原作战零死亡的纪录。聂荣臻曾表示,这次战役不仅是回民支队的光荣,也是冀中军区八路军的光荣。”赵文岭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充满敬佩。
康庄战役打扫战场时,马本斋叫人把日军军服脱下来,大家都不知道要做什么。过了几天,这些军服便派上了用场——回民支队化装成日军奇袭榆科,当场击毙了20多个伪军。这是回民支队进入深南地区打得又一次漂亮的战斗。
马本斋打起仗来不主张力拼,善用巧劲,每次战斗都准备得很充分,还发明了不少特别的“战法”。当年在攻克一个鬼子据点时,马本斋让战士顶着八仙桌,上面用多层湿棉被覆盖,前往敌碉堡安放炸药,这种“土坦克”让守碉堡的日军大为惊骇,密集射击也无济于事,只好举手投降。
“牛刀子钻心”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1943年11月16日,回民支队参加了冀鲁豫军区组织开展的反“蚕食”斗争的首次战斗,攻克伪军二方面军孙良诚总部八公桥。组织领导这次战役的马本斋,提出“牛刀子钻心”战术,就是首先集中优势兵力,挖掉敌人总部八公桥,回过头来再清扫外围据点。此战毙伤敌数百名,俘伪二方面军参谋长、特务团长以下官兵1600多名。
战后,冀鲁豫军区党委书记黄敬赞扬马本斋是“后起的天才军事家”。杨得志司令员指出:“奇袭八公桥,是摆脱被动,力争主动,破其一点,牵动全局的一着好棋!”
马本斋英勇善战,大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采。冀中军区第三次政治工作会议授予回民支队一面锦旗:“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烂、拖不垮的铁军”。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回民支队为什么能打胜仗?这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赵文岭说,“1942年回民支队转战山东时,山东莘县遭遇几十年少有的旱情。为了帮助救灾,回民支队主动拿出自己并不富裕的军费帮助百姓从省外运送粮食。”
“回民支队爱民举动赢得了冀鲁豫地区人民群众的支持,老百姓或纳军鞋筹军粮,或传情报掩护子弟兵,或送亲人参军参战,用各种方式支援着回民支队。有了老百姓的支持,队员们就无后顾之忧,从而全心打鬼子了。”赵文岭感慨地说道。
母子英雄
马本斋纪念馆广场东西两侧有两个湖,分别是“马母湖”和“本斋湖”,也称“母子湖”。一条小河由“本斋湖”流出,环绕广场一周,最后流入“马母湖”。一条小路围绕在“母子湖”旁边,一座小桥将母子血脉相连。这样一幅场景就像一个不愿离开母亲的孩子,依偎在母亲的身边。
是啊,有哪个孩子不愿依偎在母亲的身旁,又有哪个母亲舍得离孩子而去?但为了民族大义,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却毅然选择了牺牲自己。
1941年7月以后,马本斋率回民支队战斗在河间一带,与日军驻河间联队长山本展开了激烈斗争。几番交手山本连连失利。黔驴技穷的山本,采纳叛徒的毒计,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抓到河间宪兵队,用种种手段,逼迫马母给马本斋写劝降信。但是,深明大义的马母宁死不屈、义正辞严地拒绝敌人:“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此后,马母绝食7天,以身殉国。
“人活,要活得有脸有面;人死,要死得像模像样!胜败不在生死,比的是谁的骨气更刚强。”这是马母在狱中对马本斋的嘱托。
马母白文冠识文达理,善良贤惠。她有三个儿子,马本斋排行老二。孩子们从小就听她讲述“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也为日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积极支持三个儿子拉起队伍,抗击日本侵略军,是英雄背后的一位伟大女性。
“纪念馆内‘英雄母亲’这个版块,是最令参观者动容的。”哈光杰介绍。
纪念馆实物展出了一辆押送马母的木制小推车,是马母报国捐躯的见证。用这辆小推车,敌人将马母押到臧桥据点,之后押送到河间宪兵队。在这个老物件前,前来参观的人们常常驻足良久,感慨不已。
马本斋拿到母亲的遗物——一个已断成两段的玉镯时,痛哭失声。回民支队战士纷纷请战,要为马母报仇。马本斋沉痛地劝说战友们:“以大局为重,不要中敌人的圈套。”他向母亲写下誓言:“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从此,马本斋把那两段玉镯带在身上,更加勇猛地杀敌。他率部在冀鲁豫平原上与日寇进行大小数百次战斗,并在鲁西北一带开辟了新的抗日游击区,为粉碎日军扫荡、巩固抗日政权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与马本斋纪念馆一路之隔,是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陵园内,苍松滴翠,草木葱茏。院中央高大的汉白玉纪念碑直插云霄,正反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的题词。
哈光杰介绍,马母牺牲时68岁,马本斋去世时42岁,“110”正是母子俩岁数之和,因此纪念碑高度取110分米。纪念碑基座高918毫米,碑座高815毫米,两个数字是日军侵华和投降的日子。纪念碑碑基周围地面用红色石材铺设成圆形路面,院子南头是月牙状花坛。烈士母子的墓就位于“圆”和“月牙”中间,这象征着母子英雄与日月同辉。
精神不死
马本斋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见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然而,就在这多年夙愿即将实现的时候,罪恶的病魔却悄悄向他袭来。
枪林弹雨中,马本斋不怕牺牲、奋勇杀敌,只为早一天迎接胜利的曙光。然而,他最终没能等到日军投降的那一刻。
1943年,国民党胡宗南部集结了几十万大军进逼延安。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率军区主力急赴陕北,保卫延安。此时,马本斋却不得不与他的队友们挥手告别:“你们先走吧,我会跟上你们的……见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千万要转达我的问候。”
他不是不愿走,而是病倒了。
战士们哪里知道,接到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命令时,马本斋曾激动得彻夜难眠。然而,就在部队准备出发的时候,马本斋颈椎部却生了毒疮(对口疮),由于缺医少药,病情迅速恶化,转至濮阳小屯村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抢救。后来,他又得了急性肺炎,体温高达摄氏40度,时常处于昏迷状态。
带着遗憾,带着向往,1944年2月7日,马本斋终于不治,赍志而殁。临终前,马本斋看着母亲留下的玉镯,泪流满面:“娘,儿子来陪你了。”
1944年3月17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马本斋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赠送了挽词和挽联。毛泽东题写的挽词是:“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赠送的挽联是:“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周恩来赠送的挽词是:“民族英雄吾党战士”。
1953年,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东辛庄被正式命名为本斋村,乡政府也设在该村,更名为本斋回族乡。1954年,马本斋的遗体迁至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
马本斋同志不死!的确,他虽然倒下了,但是留给回民支队、留给全中国人民的英雄精神永远无法磨灭……